作品简介
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作于公元788年(唐德宗贞元三年),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。此诗是应考习作,按科考规矩,凡限定的诗题,题目前必须加“赋得”二字,作法与咏物诗相似。
参考资料:
1、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355页
创作背景
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作于公元788年(唐德宗贞元三年),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。此诗是应考习作,按科考规矩,凡限定的诗题,题目前必须加“赋得”二字,作法与咏物诗相似。
参考资料:
1、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355页
推荐诗词
王元美分守浙西书来谓乌程酒浊如泾水黑若油
试问乌程第一篘,醉仙翻作酒家羞。三千年上探星海,未必黄河是浊流。
捣练子·初酒醒
初酒醒,乍衣单。褪著裙儿侧著冠。门外小桥寒食夜,月明人去杏花残。
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 其一
虚名误壮夫,黄金变颜色。谁欤帛米谋,困此刍狗迹。安和一榻上,精神馀笔力。我欲造之深,剧谈忘漏刻。
题法轮寺
孤塔云烟外,荒蹊草莽间。蓼花红糁碎,枫叶绛绡殷。送客三溪远,逢僧半日閒。功名休览镜,沦落鬓毛斑。
题画二十四首 其十二
山雨松风拂翠微,小桥流水掩柴扉。问君高世谁知己,酒伴吟朋半布衣。
双调望江南 其八
湖上舫,红粉漾晴空。绣幕微褰清影里,纱窗半启碧波中。小泊断桥东。凭栏望,心事暗惺忪。六曲银屏妆镜晓,一帘春水黛痕浓。摇入藕花丛。
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 其四
险阻思安土,乐天安可忘。念彼同怀子,暌别令心伤。天地尚回转,日月会有常。咫尺乃千里,何况道路长。滁云耿悬榻,婺雨暗山房。摩挲旧题句,中夜梦连床。
悼亡后作二首 其二
斯人已云逝,我尚婴市喧。何当拂尘去,难觅桃花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