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怀
〔唐代〕
中原初逐鹿,投笔事戎轩。
译文:如今是一个群豪并起争夺天下的时代,男儿当弃文从武成就一番事业。
注释:述怀:陈述自己的怀抱、志向。中原:原指黄河南北一带,这里代指中国。逐鹿:比喻争夺政权。事戎轩:即从军,戎轩指兵车;亦以借指军队、军事。
纵横计不就,慷慨志犹存。
译文:我曾经向李密献计但不被他采纳,但我心中的壮志并没因此丧失。
注释:纵横计:进献谋取天下的谋略。不就:不被采纳。慷慨志:奋发有为的雄心壮志。
杖策谒天子,驱马出关门。
译文:我拿着自己的计谋献给天子,领命纵马西出潼关。
注释:杖:拿。策:谋略。谒:面见。关:潼关。
请缨系南越,凭轼下东藩。
译文:终军当年请缨缚南越王,我乘车东去招降李密旧部和各路豪强。
注释:凭轼:乘车。轼: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。下:是敌人降服。东藩:东边的属国。
郁纡陟高岫,出没望平原。
译文:盘旋在崎岖的山路间,放眼望去山下的平原时隐时现。
注释:郁纡:山路盘曲迂回,崎岖难行。陟:登。岫:山。出没:时隐时现。
古木鸣寒鸟,空山啼夜猿。
译文:山林间寒鸟悲鸣,深山中不时传来猿啼。
注释:古木:老树。
既伤千里目,还惊九逝魂。
译文:远望去一片荒凉,不知前途几何,凶吉难卜。
注释:千里目:荒凉冷落,令人凄伤的景象。九逝魂:旅途遥远而艰险。九:表示多次。
岂不惮艰险?深怀国士恩。
译文:在这样的环境中怎么会不担心个人的人身安全,但一想到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,不敢不尽心以报其知遇之恩。
注释:惮:畏惧、害怕。怀:感。国士:一国之中的杰出人才。恩:待遇。
季布无二诺,侯嬴重一言。
译文:季布、侯嬴都是千金一诺的人物。
注释:季布:楚汉时人,以重然诺而著名当世,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”。诺:答应,诺言。侯嬴:年老时始为大梁监门小吏。信陵君慕名往访,亲自执辔御车,迎为上客。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,中途停兵不进。侯嬴献计窃得兵符,夺权代将,救赵却秦。
人生感意气,功名谁复论。
译文:人活在世上意气当先,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禄。
注释:感:念。意气:指志趣投合,君臣际遇,必须实践诺言,感恩图报谁复论:谁还能去计较。
小提示:魏徵《述怀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- 复制
- 喜欢
- 完善
作品简介
《述怀》又作《出关》,是魏徵的代表作,也是初唐时期的名篇。此诗作于唐高祖武德二年。魏征作此诗,不仅抒发了个人的雄心壮志,更表达了对唐高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。
参考资料:
1、刘昫等.旧唐书[M].北京:中华书局出版社,2012:列传第二十一.
创作背景
《述怀》又作《出关》,是魏徵的代表作,也是初唐时期的名篇。此诗作于唐高祖武德二年。魏征作此诗,不仅抒发了个人的雄心壮志,更表达了对唐高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。
参考资料:
1、刘昫等.旧唐书[M].北京:中华书局出版社,2012:列传第二十一.
推荐诗词
五色鹦鹉
东溟千万里,诚许鸟中英。岂不能言累,徵从慧业生。撩人低婍妮,饥啄谢凭淩。地僻无谈客,青窗感友声。
王元美分守浙西书来谓乌程酒浊如泾水黑若油
试问乌程第一篘,醉仙翻作酒家羞。三千年上探星海,未必黄河是浊流。
感寓 其十
丹山出异鸟,文采光陆离。高飞薄霄汉,虞网巧空施。昔当有虞氏,此鸟曾来仪。一鸣恊韶乐,千载应昌期。回观百鸟群,喧啾竟何为。
题光泽卷三首 其二 红梅图
梁园无此种,上苑几年移。独抱冰霜骨,休誇粉腻姿。春风吹蕊蒂,绛雪缀繁枝。写向王孙赠,能深玉叶思。
画胡
历历尘沙貌,棱嶒怪尔殊。寒云缠毳服,猛气映虬须。万里明王贡,群方混一图。追伤衰晋末,无力斩休屠。
题温泉
能使时平四十春,开元圣主得贤臣。当时姚宋并燕许,尽是骊山从驾人。
送晦堂禅师还柏山
龙河花下送师归,吴楚千峰一锡飞。到日亲朋如借问,乡心迢递宦情微。
江浦县遇曾于皋
忽遇髫年旧,惟看语笑真。清诗仍满袖,华发已盈巾。桑梓二千里,萍逢四十春。金溪吟啸地,因话共伤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