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雁二首
〔唐代〕
万里衡阳雁,今年又北归。双双瞻客上,一一背人飞。
注释:衡阳雁:雁是候鸟,秋来南飞,传说到衡阳为止,不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。瞻:往上。背:避开,离开。背人:避开别人。
云里相呼疾,沙边自宿稀。系书元浪语,愁寂故山薇。
注释:稀:数量少。系书:系帛书,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。元:一作“无”。浪语:妄说;乱说。愁寂:忧愁寂寞。寂:一作“绝”。故山:喻家乡。薇:草本植物。
欲雪违胡地,先花别楚云。却过清渭影,高起洞庭群。
注释:欲:想要,希望。违:离别。胡地: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。楚云:楚天之云。清渭:清清的渭河。起:止,伏,落。此句指大雁从高处飞落洞庭湖。
塞北春阴暮,江南日色曛。伤弓流落羽,行断不堪闻。
注释:春阴: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。暮:晚,将尽。日色:阳光。曛:暮,昏暗。伤弓:受过箭伤的鸟,听到拉弓开弦的声音也害怕。比喻经过祸患,心有余悸。
小提示:杜甫《归雁二首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- 复制
- 喜欢
- 完善
作品简介
杜甫自大历三年(768)正月带着全家离开四川,在湖北、湖南飘泊了两年多,写下九十多首诗,其中以《归雁》为题的诗写了四首。到了衡州,杜甫写《归雁二首》(翻宋本第二首题名为《再吟》),对衡阳雁北飞寄予无限牵挂。归是主题,雁是道具,诗人借雁抒发难以排遣的愁绪乡思。
创作背景
杜甫自大历三年(768)正月带着全家离开四川,在湖北、湖南飘泊了两年多,写下九十多首诗,其中以《归雁》为题的诗写了四首。到了衡州,杜甫写《归雁二首》(翻宋本第二首题名为《再吟》),对衡阳雁北飞寄予无限牵挂。归是主题,雁是道具,诗人借雁抒发难以排遣的愁绪乡思。
推荐诗词
家居
清世念遗民,常情重老人。馈浆烦郡府,分胙媿乡邻。获稻黄云卷,舂粳玉粒新。膨脝自摩腹,一笑欲忘贫。
读何氏集三十韵
寥落黄初后,词坛更几人。齐梁纷藻绘,元宋转荆榛。盛世占龙马,明时起凤麟。黄河悬日月,嵩岳降星辰。屈宋休前代,卢王祇后尘。才高梁苑客,赋拟洛川神。意气横今古,驰驱迈等伦。垂髫游上国,耸翮戾高旻。天诏颁黄屋,星槎下紫宸。通滇穷越巂,谕蜀近峨岷。吊古多停骑,违时蚤乞身。携尊漳水夜,飞盖邺园春。岁序堪藜杖,莺花暂钓缗。九重思丽藻,双阙召词臣。邂逅边徐合,赓酬李薛频。鸡林传制作,凤沼降丝纶。帝命轩輶出,人看斧钺巡。横经非寂莫,执宪岂沈沦。绛帐弦歌日,青衿问字晨。岳莲垂二华,宫柳暗三秦。仙掌金茎旧,咸关紫气真。夔龙方步武,鵩鸟遽酸辛。消渴相如伍,修文子夏邻。调高原寡和,道丧孰知津。彩笔精灵远,瑶编绝艺陈。千秋垂灿烂,一代仰嶙峋。鸾掖名长在,龙门迹未湮。凄凉玄阁草,重睹玉堂宾。貌识鄱阳烈,诗传水部亲。转教山斗望,怅绝颍溪滨。
扃岫为张支使作二首
老去林泉属我,时来轩冕输君。正好南冥运翼,未用北山移文。
送傅贞甫西游
江亭送客酒盈尊,江山秋风木叶翻。三百滩头看夜月,万重山色送啼猿。求丹不问千年汞,作赋能销二女魂。花底青丝游骑遍,河阳栽后几株存。
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七
万善皆由一念基,学能自悟不妨迟。得他渊默天游处,何异抠衣侍子思。
浪淘沙 春昼
迟日满窗纱。鹦语无哗。小廊春色故秾些。瘦尽炉烟人倦午,帘影当花。绣幕捲朱霞。认取天涯。几时芳草夕阳斜。燕子可怜飞缓缓,归去谁家。
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
刚肠厌徇俗,老眼饱阅世。读书学经纶,亦颇识一二。妄意糟粕中,啜哜得馨旨。终然不可用,落落多左计。慨念古人远,莫救吾道弊。修溪有短簿,今工习凿齿。贻我琼瑶章,有美而无刺。内视才具短,不能尺有咫。赠言虽甚宠,借玉恐未是。公等必飞扬,我老惟退避。
又诗二首
省悟前非一息间,更抛闲事弃尘寰。徒夸美酒如琼液,休恋娇娥似玉颜。含笑谩教情面厚,多愁还使鬓毛斑。云中幸有堪归路,无限青山是我山。何用烧丹学驻颜,闹非城市静非山。时人若觅长生药,对景无心是大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