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为韦偃双松图歌
〔唐代〕
天下几人画古松,毕宏已老韦偃少。
译文:天下有几人精于画古松?毕宏已老韦偃还年轻。
注释:韦偃:《历代名画记》“偃”作“鷃”,是唐代著名画家,本为京兆人,后寓居于蜀。毕宏:当时著名画家,善画古松奇石,天宝年间官为御史,后拜给事中。
绝笔长风起纤末,满堂动色嗟神妙。
译文:画成停笔便觉松梢长风起,满堂观者无不动容叹神奇。
注释:绝笔:谓画成而搁笔。长风起纤末:形容此画之笔力劲健,风格高举。嗟:赞叹。
两株惨裂苔藓皮,屈铁交错回高枝。
译文:两株古松暴裂着长满苔藓的皮,盘绕的高枝有如青铁交错而屈曲。
注释:屈铁:比喻松枝弯曲而色黑如铁。
白摧朽骨龙虎死,黑入太阴雷雨垂。
译文:剥蚀的树干好像龙虎的白骨,阴森的树叶好像低垂的雷雨。
注释:太阴:这里指阴森黑暗。
松根胡僧憩寂寞,庞眉皓首无住著。
译文:松很处一位西域僧人在静息,眉发斑白神情超脱无拘羁。
注释:胡僧:西域僧人。憩:休息。庞眉皓首:长眉白头。住著:佛教用语,即执著。
偏袒右肩露双脚,叶里松子僧前落。
译文:袒露右肩光着双脚,身前松子落满地。
注释:偏袒右肩:佛教徒身披袈裟,袒露右肩,以表示恭敬。
韦侯韦侯数相见,我有一匹好东绢。
译文:韦侯啊韦侯尽快来相见,我有一匹好素绢。
注释:韦侯:即韦偃。数:快。东绢:四川盐亭县有鹅溪,县出绢,谓之鹅溪绢,亦名东绢。
重之不减锦绣段,已令拂拭光凌乱。
译文:其价不亚于锦绣缎,舒展时能把光影乱。
注释:锦绣段:精美的丝织品。光凌乱:指素绢舒展时光影凌乱的样子。
请公放笔为直干。
译文:我已让人把它修饰得平展,请您挥笔画直干。
注释:直干:指树干挺拔的松树。
小提示:杜甫《戏为韦偃双松图歌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- 复制
- 喜欢
- 完善
作品简介
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(760)。韦偃善画鞍马、松石,朱景玄《唐朝名画录》:“(韦偃)画高僧、松石、鞍马、人物,可居妙上品。”杜甫初到成都后,就与韦偃相识,这首题画诗,就作于这个时候。
参考资料:
1、韩成武.杜甫诗全译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362
2、周啸天 等.唐诗鉴赏辞典补编:四川文艺出版社,1990:299-300
创作背景
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(760)。韦偃善画鞍马、松石,朱景玄《唐朝名画录》:“(韦偃)画高僧、松石、鞍马、人物,可居妙上品。”杜甫初到成都后,就与韦偃相识,这首题画诗,就作于这个时候。
参考资料:
1、韩成武.杜甫诗全译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362
2、周啸天 等.唐诗鉴赏辞典补编:四川文艺出版社,1990:299-300
推荐诗词
雨水过后作
昨夜馀寒敛,春开雨水门。露生芳草苑,人约板桥村。待雪前因失,寻梅旧迹存。孤灯坐侵晓,不觉上朝暾。
点绛唇 刘峻度席上听女郎度曲
子夜清歌,隔帘疑在青天外。琼箫玉管。莫把莺喉碍。纱帽笼头,卸却残妆戴。娇羞坏。广场无奈。初学男儿拜。
欲为海幢化四金刚 其一
愿乞金刚四座高,长年一册压方袍。问人每爽朱提约,在我殊怜白首劳。念佛有时行玉兔,抡材真欲踞金鳌。神宗旧事偏能忆,閒共诸僧说海涛。
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号八首 其四
煌煌宝书,玉篆金缕。曷为来哉,自天子所。自天子所,以燕文母。婉嬗祥云,日正当午。
所怀
予自皋亭山为北所留,深悔一出之误。闻故人刘小村、陈蒲塘引兵而南,流涕不自堪。只把初心看,休将近事论。誓为天出力,疑有鬼迷魂。明月夜推枕,春风昼闭门。故人万山外,俯仰向谁言。
留别台中人士 其五
城狐社鼠屡惊骚,庙算频烦圣主劳。百尺丰碑铭上将,万家新鬼哭寒潮。书生殄贼皆能武,草泽从公岂待招!几辈白头今日在,天教忠义翊清朝。
元夕灯词 其七
九华双炬照长楼,楼上仙人来往游。今岁看灯有新使,孜孜益凛固金瓯。
将归涂口宿郁林寺道玄上人院二首 其一
西岩一磬长,僧起树苍苍。开殿洒寒水,诵经焚晚香。竹风云渐散,杉露月犹光。无复重来此,归舟凌夕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