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沈记室夜别
〔南北朝〕
桂水澄夜氛,楚山清晓云。
译文:秋水漾桂香,晚风多清朗,楚山清幽幽,晓云映晨光。
注释:桂水:源出湖南蓝山县南,向东北流入湘江。澄:澄清。夜氛:夜气。楚山:泛指湖南一带楚地的山峦。此句说楚山上空朝云清淡。
秋风两乡怨,秋月千里分。
译文:托萧瑟秋风寄去异地的乡愁,在千里之外共对皎洁的月亮。
注释:两乡:各处异乡。一指范云所在,一指沈约的去处。千里分: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分别。
寒枝宁共采,霜猿行独闻。
译文:枝头凄冷怎能共折兰菊?猿啼哀号孤旅哪堪悲凉。
注释:寒枝:秋夜中的树枝。宁:哪能。寒枝不能共采,喻两人即将分别。霜猿:霜天的猿啼声。
扪萝正意我,折桂方思君。
译文:手抚松萝你当念我曾相依伴,采撷桂花我正思君文才无双。
注释:扪萝:抚萝。萝即松萝。折桂:折取桂枝。方:正。此句用折桂寄托自己对沈约的思念。
小提示:范云《送沈记室夜别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- 复制
- 喜欢
- 完善
作品简介
南朝宋元徽四年(476年),萧赜主持郢州(今湖北武汉附近)军政,范云随父范抗在郢府,沈约与范抗同府,与比他年轻十岁的范云相识交好。几年后,沈约转至荆州(今湖北江陵附近)为征西记室参军,此诗作于两人分别之时。
参考资料:
1、詹福瑞.齐梁体诗选:河北大学出版社,2004年:52页
创作背景
南朝宋元徽四年(476年),萧赜主持郢州(今湖北武汉附近)军政,范云随父范抗在郢府,沈约与范抗同府,与比他年轻十岁的范云相识交好。几年后,沈约转至荆州(今湖北江陵附近)为征西记室参军,此诗作于两人分别之时。
参考资料:
1、詹福瑞.齐梁体诗选:河北大学出版社,2004年:52页
推荐诗词
初秋
火老金柔暑告残,乘凉正好望西山。秋声来处无寻觅,只作窗前竹叶间。
赠觉师
我昔乘兴游荆溪,数访道人溪水西。道人飘然舍我去,有如白云谢污泥。我来云间亦未久,惠然相顾携枯藜。时人莫将老相识,解空第一须菩提。
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
斗鸡击剑邺王台,万古英雄死不埋。子去悲歌宜有和,露萤白首亦常材。
月夜泊石牛
人静黄昏后,扁舟泊石牛。乱虫喧入夜,孤月自明秋。酒送乡心远,诗分客路忧。姮娥流素影,伴我住滩头。
送水云归吴
琵琶拨尽昭君泣,芦叶吹残蔡琰啼。归见林逋烦说似,唐僧三藏入天西。
秋村十二咏 其十二 筑圃
瓜熟已除架,苋乾无复蔬。何当灌园罢,又是筑场初。晴日迟收稻,中田早结庐。自来勤动惯,不敢废耕锄。
寄茅山道友三绝
伏事三茅过一生,痴心不望羽车迎。旧时手种黄龙子,今解升云入太清。
送刘侍御归台 其三
兰台使者出长安,风俗三齐揽辔看。今日殿中玄武仗,须君柱后惠文冠。弹章气借山河壮,执法秋临节钺寒。傥值东封陪扈从,旧游偏奉六龙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