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杨瑗尉南海
〔唐代〕
不择南州尉,高堂有老亲。
译文:杨瑗因为家中年老的父母须要奉养,所以不嫌南海荒僻而赴任。
注释:杨瑗:未详。底本瑗下注:“一作张子。”尉南海:赴任南海县尉。尉,用作动词,任县尉。南海,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岭南道广州有南海县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北。不择:不加选择,不嫌。高堂:指父母所居之正室。老亲:年老的父母。
楼台重蜃气,邑里杂鲛人。
译文:因为临海,这里有重重叠叠的海市蜃楼,城乡居民多有鲛人混杂。
注释:重:重叠。蜃气:即海市蜃楼。邑里:城乡。杂:混杂往来。鲛人:传说中的海底人鱼。
海暗三山雨,花明五岭春。
译文:大海昏暗三峰常下雨,岭上春花鲜艳五岭如春。
注释:三山:在南海县境,临江三峰并起,高三十余丈。在今广州市南。五岭:大庾、骑田、都庞、萌渚与越城岭的总称。在今广东、广西省边境。
此乡多宝玉,慎莫厌清贫。
译文:这个地方多产宝玉,千万不要嫌厌那里生活的清贫。
注释:此乡:指南海。多宝玉:多产珍宝珠玉。据韩愈《送郑尚书序》,南海多珠宝象犀玳瑁奇物。
小提示:岑参《送杨瑗尉南海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- 复制
- 喜欢
- 完善
作品简介
从所写内容来看,这首诗可能是诗人第一次出塞之后还居长安时(751)所作;也有人认为是大历元年(766)诗人入蜀前所作。这是一首送别诗,诗人对将要前往荒远的南州任县尉的友人表示理解和同情,委婉地致以劝慰之意,因此创作了这首诗。
参考资料:
1、张学君编著.岑参:五洲传播出版社,2008.07:55-59
创作背景
从所写内容来看,这首诗可能是诗人第一次出塞之后还居长安时(751)所作;也有人认为是大历元年(766)诗人入蜀前所作。这是一首送别诗,诗人对将要前往荒远的南州任县尉的友人表示理解和同情,委婉地致以劝慰之意,因此创作了这首诗。
参考资料:
1、张学君编著.岑参:五洲传播出版社,2008.07:55-59
推荐诗词
鹧鸪天 其十八
一曲鹧鸪当挽歌,骑鲸人唱定风波。蟹行文字今生累,蜗角生涯古墨磨。光皎洁,影婆娑,长空万里看山河。星娥莫拭英雄泪,遥指尘寰泪更多。
送沈道立太史奉使肃藩
亲函玺绶赐王侯,百二秦关亦壮游。华岳三峰天外落,洪河一苇日边流。星潢色动金城夜,鼓角寒生玉塞秋。咫尺昆崙应可问,乘槎莫到海西头。
端午词·内廷
披风别殿地无尘,辟恶灵符自有神。九子粽香仙醴熟,共瞻宸极祝千春。
月夜登燕子矶
风涛自吐吞,今古向谁论。山欲截江住,云思挟月奔。潮汹瓜步阔,峰拥秣陵尊。多少登临客,都无名姓存。
重九再谒靖节祠
叠嶂南环水绕东,危亭兀立草蒙丛。茱萸未插登临后,篱菊何存感慨中。从古只闻强项贵,而今偏解折腰工。先生五斗非能浼,气运难回典午终。
詹尚书同文以堵文明所作云树图寄徐大参复初仍寄以诗因次其韵
长句和平见治音,京华犹记盍朋簪。声传珠履星辰近,影动金莲雨露深。云树有图凭鹰寄,春山无伴听莺吟。悬知两地看明月,爱国忧民共此心。
依韵和陈秘校见寄
郁郁东堂桂,常期接袂攀。羽翰殊不及,蓬荜却空还。江水几经岁,监中无壮颜。音尘能见问,谁道隔云山。
慈湖中流遇大风舟危甚食时风止游灵岩寺
心悸西江浪似山,眼明僧舍一窗闲。从今要见庐山面,画作屏风静处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