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田家
〔唐代〕
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
译文: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,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。
注释:卉:草的总称。惊蛰:二十四节气之一。
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
译文: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,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。
注释:耕种:泛指种田的事。
丁壮俱在野,场圃亦就理。
译文: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,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。
注释:场圃:春天用来种菜,秋天打场的地方。
归来景常晏,饮犊西涧水。
译文: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,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。
注释:景:日光。晏:晚。犊:小牛。
饥劬不自苦,膏泽且为喜。
译文: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,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。
注释:劬:过分劳苦。膏泽:谓贵如油的春雨。
仓禀无宿储,徭役犹未已。
译文: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,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。
注释:禀:储存谷物的屋舍。宿储:隔夜之粮。徭役: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。
方惭不耕者,禄食出闾里。
译文:看到农民这样,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,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。
注释:惭:羞愧。不耕者:做官的人。禄食:俸禄。闾里:乡里,泛指民间。
小提示:韦应物《观田家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- 复制
- 喜欢
- 完善
作品简介
德宗兴元元年(784年),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,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,触景生情,写下了这首田园诗。
参考资料:
1、李月辉.名画唐诗佳句欣赏: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,2002年:182-184页
创作背景
德宗兴元元年(784年),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,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,触景生情,写下了这首田园诗。
参考资料:
1、李月辉.名画唐诗佳句欣赏: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,2002年:182-184页
推荐诗词
过德清石壁故居二首 其二
世事身心水一杯,是非胶扰付蚊雷。吾生只合閒萧散,多少年光节物摧。
和杂诗十一首雨潦不歇独居一室多忧生之嗟 其六
人生百年内,忧乐千万端。念念不相袭,长与岁月迁。暮年壮心歇,欲入名山巅。缉草为冬裘,拾穗充朝餐。未尽生灭相,且断恩爱缘。俗儒难与语,三复西来篇。
寓兴十首 其九
夏月灌鞠根,见花在秋日。先时不施工,临花已何及。
诣斋宫作 其一
尘净天逵宿雨过,帝京景物鬯清和。年来深识盈虚理,每对休徵谨畏多。
泊舟大湘
停棹投渔火,人烟自一区。远行衔月浅,隔水度营孤。夕露无声坠,寒猿有泪呼。临流归梦促,安得涉江湖。
兰亭曲水流觞口占
花逐流泉坐暮春,客来强作永和人。可怜修竹觞吟处,天地无忧物事新。
凉
春雨既优沾,望晴人尽同。朝来徂云净,树杪吹凉风。一慰复一虑,新麦正芃芃。过寒生理妨,踟蹰意无悰。可知为农忧,循环无始终。
梦锡遗蔗
忆昔游五岭,甘蔗弥野阔。一来琅琊城,此味久所阙。商人自东南,驾海连天筏。所致虽不多,爱养尚如活。傍求未得之,分遗意特达。中凝甘露浆,外削紫玉屑。渐欣入佳境,仍喜对高节。应知方著书,持此解消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