堤上行三首
〔唐代〕
酒旗相望大堤头,堤下连樯堤上楼。
译文:酒旗相望着在大堤的上头,堤下船连船,堤上楼挨楼。
注释:樯:原指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,引申为船。
日暮行人争渡急,桨声幽轧满中流。
译文:天色将晚,行人急忙争渡,桨声幽轧轧,船儿满中流。
注释:幽轧:划桨声。中流:在水流之中。
江南江北望烟波,入夜行人相应歌。
译文:江南江北同望波浪江烟,入夜行人还对歌在江边。
注释:烟波:烟雾苍茫的水面。
桃叶传情竹枝怨,水流无限月明多。
译文:《桃叶歌》表达了爱情,《竹枝词》诉说着哀愁,水流和月光无穷无尽哟,恰似歌声中的情感绵绵。
注释:桃叶:乐府歌曲名。这里借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。竹枝怨:《竹枝词》诉说哀怨。竹枝词是一种诗体,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,刘禹锡把民歌变成了文人的诗体。这些民歌中有一些情歌,但多表达怨苦之情。夔州一带,是竹枝词的故乡。月明:月亮光。
长堤缭绕水徘徊,酒舍旗亭次第开。
译文:长堤弯弯曲曲,堤内水徘徊,酒舍旗亭一家挨一家地排开。
注释:次第:顺序。一个挨一个地。
日晚出帘招估客,轲峨大艑落帆来。
译文:傍晚时挑出杏帘儿招徕顾客,高高的大船落帆靠岸停下来。
注释:轲峨:高大的样子。
小提示:刘禹锡《堤上行三首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- 复制
- 喜欢
- 完善
作品简介
《堤上行三首》大约写于刘禹锡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时,即公元822年(长庆二年)到公元824年(长庆四年)。唐代的大堤是商旅荟萃之地,每到一地,学习当地的民歌,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,或者描写当地的风土人情,是刘禹锡的一大优势。
参考资料:
1、《唐诗鉴赏辞典》.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年12月版,第832-833页
2、杨旭辉主编;苏州大学《唐诗鉴赏大辞典》编写组编 .唐诗鉴赏大辞典:彩色版 .北京 :中华书局 ,2011 :906-907 .
创作背景
《堤上行三首》大约写于刘禹锡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时,即公元822年(长庆二年)到公元824年(长庆四年)。唐代的大堤是商旅荟萃之地,每到一地,学习当地的民歌,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,或者描写当地的风土人情,是刘禹锡的一大优势。
参考资料:
1、《唐诗鉴赏辞典》.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年12月版,第832-833页
2、杨旭辉主编;苏州大学《唐诗鉴赏大辞典》编写组编 .唐诗鉴赏大辞典:彩色版 .北京 :中华书局 ,2011 :906-907 .
推荐诗词
游白鹿洞书院
晦翁一别遂千秋,跨鹿乘云何处游。人随流水去不返,名与好山空自留。峰峦楫楫田园净,藤剌深深磴道幽。宝匣尘生弦索断,遗音重抚泪双流。
登景山落霞亭二首 其一
雪后登山落木繁,朱霞犹自出天根。奇峰断石频停马,绝壁枯枝乱挂猿。桂树千秋怀旧国,浮云何处望中原。蓬莱东去未为远,吾欲簌风叩日门。
二月三日点灯会客
江上东风浪接天,苦寒无赖破春妍。试开云梦羔儿酒,快泻钱塘药玉船。蚕市光阴非故国,马行灯火记当年。冷烟湿雪梅花在,留得新春作上元。
部斋閒居简周伯明寅长
省垣梧竹抱幽虚,吏散萧然似隐居。风冷池亭犹岸帻,日斜窗几有摊书。身依明主忻难遇,官佐戎机愧自疏。有美东曹称独步,腐儒何幸接簪裾。
闵忠
弱冠知名动紫宸,两朝际遇荷恩深。身先赴义人争死,天不成功泪满襟。自郑有谋归华氏,舍湘无地托王琳。鞠躬待死无馀事,不负朝廷不负心。
酒醒
野人乱后无归处,惟有尊前似故乡。昨夜流江水亭上,五更酒醒月如霜。
水调歌头 吴江别潘次耕
一树冷枫叶,六幅软帆船。五湖秋色无恙,空翠竟长天。竹坞篱边稚子,桂巷堂前老母,迟尔已经年。落日尚明灭,归燕也翩跹。閒居好,应写赋,砑吴笺。纷纷笳鼓,南北稳卧枕流泉。莼菜山厨几握,鲈鲙霜刀如缕,入馔定能鲜。似我无归计,分手但茫然。
如梦令 其二十一
于物于人咏讫,剩有空空四壁。壁本匪吾私,幸我以之名室。沉默,沉默,伴我年年对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