巫山高

唐代 李贺

原文 译文 拼音版

碧丛丛,高插天,大江翻澜神曳烟。

译文:碧绿簇聚的巫山群峰高插云天。长江翻波浪,神女长裙拖带着云烟。

注释:丛丛:群峰簇聚的样子。大江:指长江。神:指巫山神女。翻澜:波澜翻卷。曳烟:指神女在烟云中飞行,长裙拖带着云彩。

楚魂寻梦风飔然,晓风飞雨生苔钱。

译文:楚王思念梦中神女,飕飕起凉风,天亮后只见风吹细雨,苔藓处处生。

注释:楚魂寻梦:指楚襄王(一说楚怀王)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,见宋玉《神女赋》。颸然:凉飕飕。苔钱:苔藓,圆如铜钱,故称。

瑶姬一去一千年,丁香筇竹啼老猿。

译文:神女瑶姬一去千年杳无踪影,丁香丛中筇竹林里不时传出老猿的啼声。

注释:瑶姬:巫山神女名。丁香:即紫丁香。筇竹:又名邛竹,古邛国(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)所产之竹,节长心实。

古祠近月蟾桂寒,椒花坠红湿云间。

译文:古祠接近月宫,蟾蜍桂树,高险阴冷,山间的椒子儿坠落,把云朵染红。

注释:古祠:指巫山神女祠,在巫山的对面。近月:极言山峰上的古祠位置高险。蟾桂:指传说中的月宫里的蟾蜍和桂树。椒:花椒,灌木,子实紫红,开黄绿色小花。坠红:此处椒花实指花椒的子实,故曰“坠红”。湿云:湿度大的云。

小提示:李贺《巫山高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
作品简介

  《巫山高》原为汉代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,后成为乐府旧题。南北朝以来,有诸多以《巫山高》命题的诗作,其情旨大都围绕巫山朝云暮雨的山色和楚襄王梦遇神女的故事。李贺的这首《巫山高》同样未脱此境。据史料记载,李贺一生未曾到过巫山,此诗是他的奇想之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丁敏翔,白雪,李倩编著.唐诗鉴赏大全集 下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2.08,:第504页

创作背景

  《巫山高》原为汉代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,后成为乐府旧题。南北朝以来,有诸多以《巫山高》命题的诗作,其情旨大都围绕巫山朝云暮雨的山色和楚襄王梦遇神女的故事。李贺的这首《巫山高》同样未脱此境。据史料记载,李贺一生未曾到过巫山,此诗是他的奇想之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丁敏翔,白雪,李倩编著.唐诗鉴赏大全集 下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2.08,:第504页

李贺

李贺

唐代诗人

李贺(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诗词

分类推荐

更多

热门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