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笑令·边草

唐代 戴叔伦

原文 译文 拼音版

边草,边草,边草尽来兵老。山南山北雪晴,

译文:边塞的野草啊,边塞的野草!野草枯尽时。戍边的兵士已老。山南山北雪后放睛。

注释:边草:边塞之草。此草秋天干枯变白,为牛马所食。尽:死。雪晴:下过大雪后放晴。

千里万里月明。明月,明月,胡笳一声愁绝。

译文:千里万里处处月明,明月啊,明月!远处传来胡笳一声,令人肠断欲绝。

注释:月明:月色皎洁。胡笳: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,汉魏鼓吹乐常用之。绝:极,很,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。

小提示:戴叔伦《调笑令·边草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
作品简介

  唐朝时期,政府在边地设立都护府,管理边地事务。很多士兵驻扎在边地,边地战事不断,士兵生活悲苦。这首词是作者为了表达边塞士兵渴望回归故乡的愿望而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童辉 .《一生最爱古诗词》 .北京 :外文出版社 ,2012 :307 .

创作背景

  唐朝时期,政府在边地设立都护府,管理边地事务。很多士兵驻扎在边地,边地战事不断,士兵生活悲苦。这首词是作者为了表达边塞士兵渴望回归故乡的愿望而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童辉 .《一生最爱古诗词》 .北京 :外文出版社 ,2012 :307 .

戴叔伦

戴叔伦

唐代诗人
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诗词

分类推荐

更多

热门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