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李白二首·其二
〔唐代〕
浮云终日行,游子久不至。
译文:天上浮云日日飘来飘去,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。
注释:浮云:喻游子飘游不定。游子:此指李白。
三夜频梦君,情亲见君意。
译文:夜晚我屡屡梦中见到你,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。
告归常局促,苦道来不易。
译文:分别是你总是神色匆匆,总说能来相见多么不易。
注释:告归:辞别。局促:不安、不舍的样子。
江湖多风波,舟楫恐失坠。
译文: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,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。
出门搔白首,若负平生志。
译文: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,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。
注释:搔首: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。
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。
译文:高车丽服显贵塞满京城,才华盖世你却容颜憔悴。
注释:冠:官帽。盖:车上的篷盖。冠盖:指代达官。斯人:此人,指李白。
孰云网恢恢,将老身反累。
译文: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,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。
注释:孰云:谁说。网恢恢:《老子》有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的话。此处指法网恢恢。
千秋万岁名,寂寞身后事。
译文: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,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。
小提示:杜甫《梦李白二首·其二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- 复制
- 喜欢
- 完善
作品简介
这两首诗是乾元二年(759年)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。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(745年)秋,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,就再没见面,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。杜甫流寓秦州,地方僻远,消息隔绝,只闻李白流放,不知已被赦还,仍在为李白忧虑,不时梦中思念,于是写成这两首诗。
参考资料:
1、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:122-124
创作背景
这两首诗是乾元二年(759年)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。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(745年)秋,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,就再没见面,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。杜甫流寓秦州,地方僻远,消息隔绝,只闻李白流放,不知已被赦还,仍在为李白忧虑,不时梦中思念,于是写成这两首诗。
参考资料:
1、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:122-124
推荐诗词
志峡船具诗。梢
制之居首尾,俾之辨斜正。首动尾聿随,斜取正为定。有如提吏笔,有如执时柄。有如秉师律,有如宣命令。守彼方与直,得其刚且劲。既能济险难,何畏涉辽夐。招招俾作主,泛泛实司命。风乌愧斟酌,画鹢空辉映。古人存丰规,猗欤聊引证。
寓兴十首 其九
夏月灌鞠根,见花在秋日。先时不施工,临花已何及。
题淮阴祠
秦关昔先驱,南郑岂淹久。夜中丞相归,平明印垂肘。古来豪杰人,调度出窠臼。登坛一军惊,六合已在手。从兹看廊清,指挥如运帚。时艰思奇才,庙古酹樽酒。出门望长淮,故国长稂莠。同云正惨澹,人事极纷纠。拘挛傥无累,吾欲献九九。
颂古十首
领得沩山笑里刀,方知不枉到明招。元来树倒藤枯后,了得三年五载烧。
颂古九十八首
红黄碧绿是谁成,会得无不合天真。祗这一株惊被梦,令知大地百花新。
题西庵所藏佛牙二首 其一
殷勤敬礼辟支牙,缘在西庵居士家。午夜飞光惊晓月,六时腾焰灿朝霞。一番顶带因初结,七转生天果不差。庸士执方犹未信,防风安得骨专车。
游仙诗十九首 其三
翡翠戏兰苕,容色更相鲜。绿萝结高林,蒙笼盖一山。中有冥寂士,静啸抚清弦。放情凌霄外,嚼蕊挹飞泉。赤松临上游,驾鸿乘紫烟。左挹浮丘袖,右拍洪崖肩。借问蜉蝣辈,宁知龟鹤年。
浣溪沙 仇述翁遗命嘱题《鞠宴词》
托命年时乞贾胡。望京心在眼将枯。霜花劫后为谁腴。乍挈精魂归陌路,又惊甲子在泥涂。须臾不忍亦良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