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蝉

唐代 骆宾王

原文 译文 拼音版

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深。(客思深一作:客思侵)

译文: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,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。

注释:西陆:指秋天。南冠:楚冠,这里是囚徒的意思。用深:一作“侵”。

不堪玄鬓影,来对白头吟。(不堪一作:那堪)

译文: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,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。

注释:玄鬓:指蝉的黑色翅膀,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。那堪:一作“不堪”。白头吟:乐府曲名。

露重飞难进,风多响易沉。

译文: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,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。

注释:露重:秋露浓重。飞难进:是说蝉难以高飞。响:指蝉声。沉:沉没,掩盖。

无人信高洁,谁为表予心?

译文: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,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?

注释:高洁:清高洁白。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,是高洁之物。作者因以自喻。予心:我的心。

小提示:骆宾王《咏蝉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
作品简介

 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(678年)。当年,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,遭诬,以贪赃罪名下狱。他敢抗上司、敢动刀笔,于是被当权者以“贪赃”与“触忤武后”的罪名收系下狱。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沈熙乾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13-14
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(678年)。当年,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,遭诬,以贪赃罪名下狱。他敢抗上司、敢动刀笔,于是被当权者以“贪赃”与“触忤武后”的罪名收系下狱。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沈熙乾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13-14

骆宾王

骆宾王

唐代诗人

骆宾王(约619—约687年)字观光,汉族,婺州义乌人(今浙江义乌)。唐初诗人,与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合称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富嘉谟并称“富骆”。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,历武功、长安主簿,仪凤三年,入为侍御史,因事下狱,次年遇赦,调露二年除临海丞,不得志,辞官。有集。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,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》,敬业败,亡命不知所之,或云被杀,或云为僧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诗词

分类推荐

更多

热门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