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道难·其二

南北朝 萧纲

原文 译文 拼音版

巫山七百里,巴水三回曲。

译文:巫山之长有七百里,巴水的水流弯曲,曲折颇多。

注释:巴水:指巴地,在今天四川省。三回曲:水流弯曲,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。三,不是确数,是约数,很多的意思。

笛声下复高,猿啼断还续。

译文:行在巴水之上,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,声调时高时低,两岸的猿啼不断,断了还续。

小提示:萧纲《蜀道难·其二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
作品简介

创作背景

萧纲

萧纲

南北朝诗人

萧纲(503―551),梁代文学家。即南朝梁简文帝。字世缵。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)人。梁武帝第三子。由于长兄萧统早死,他在中大通三年(531年)被立为太子。太清三年(549年),侯景之乱,梁武帝被囚饿死,萧纲即位,大宝二年(551年)为侯景所害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诗词

分类推荐

更多

热门诗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