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壕吏
〔唐代〕
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
译文:日暮时投宿石壕村,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。
注释:暮:傍晚。投:投宿。石壕村:现名干壕村,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。吏:官吏,低级官员,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。夜:时间名词作状语,在夜里。
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
译文:老翁越墙逃走,老妇出门查看。
注释:逾:越过;翻过。走:跑,这里指逃跑。
吏呼一何怒,妇啼一何苦。
译文:官吏大声呼喝是多么愤怒,妇人大声啼哭是多么悲苦。
注释:呼:诉说,叫喊。一何:何其、多么。怒:恼怒,凶猛,粗暴,这里指凶狠。啼:哭啼。苦:凄苦。
听妇前致词,三男邺城戍。
译文:我听到老妇上前说: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。
注释:前致词:指老妇走上前去(对差役)说话。前,上前,向前。致,对……说。邺城:即相州,在今河南安阳。戍:防守,这里指服役。
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
译文: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,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。
注释:附书至:捎信回来。书,书信。至,回来。新:刚刚。
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。
译文:活着的人苟且偷生,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!
注释:存:活着,生存着。且偷生:姑且活一天算一天。且,姑且,暂且。偷生,苟且活着。长已矣:永远完了。已,停止,这里引申为完结。
室中更无人,惟有乳下孙。
译文: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,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。
注释:室中:家中。更无人:再没有别的(男)人了。更,再。惟:只,仅。乳下孙:正在吃奶的孙子。
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
译文:因为有孙子在,他母亲还没有离去,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。
注释:未:还没有。去:离开,这里指改嫁。完裙:完整的衣服。“有孙”两句一作“孙母未便出,见吏无完裙”。
老妪力虽衰,请从吏夜归。
译文: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,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。
注释:老妪:老妇人。衰:弱。请从吏夜归: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。请,请求。从,跟从,跟随。
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
译文: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,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。
注释:急应河阳役:赶快到河阳去服役。应,响应。河阳,今河南孟州,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。犹得:还能够。得,能够。备:准备。晨炊:早饭。
夜久语声绝,如闻泣幽咽。
译文:夜深了,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,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。
注释:夜久:夜深了。绝:断绝;停止。如:好像,仿佛。闻:听。泣幽咽:低微断续的哭声。有泪无声为“泣”,哭声哽塞低沉为“咽”。
天明登前途,独与老翁别。
译文:天亮后我继续赶路,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。
注释:明:天亮之后。登前途:踏上前行的路。登,踏上。前途,前行的道路。独:唯独、只有。
小提示:杜甫《石壕吏》的翻译内容,由诗友提供,点击下面“完善图标”可撰写译文。
- 复制
- 喜欢
- 完善
作品简介
759年(唐肃宗乾元二年)春,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。他离开洛阳,历经新安、石壕、潼关,赶往华州任所。这时,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,投宿石壕村,遇到吏卒深夜捉人,于是实录所见所闻,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。
参考资料:
1、王玮 .杜甫诗全集详注 .武汉 :武汉大学出版社 ,2000 :118-120 .
2、于海娣 等 .唐诗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中国华侨出版社 ,2010 :172-173 .
创作背景
759年(唐肃宗乾元二年)春,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。他离开洛阳,历经新安、石壕、潼关,赶往华州任所。这时,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,投宿石壕村,遇到吏卒深夜捉人,于是实录所见所闻,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。
参考资料:
1、王玮 .杜甫诗全集详注 .武汉 :武汉大学出版社 ,2000 :118-120 .
2、于海娣 等 .唐诗鉴赏大全集 .北京 :中国华侨出版社 ,2010 :172-173 .
得房公池鹅 - 译文版
杜鹃 - 译文版
吹笛 - 译文版
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- 译文版
数陪李梓州泛江,有女乐在诸舫,戏为艳曲二首赠李 - 译文版
观作桥成,月夜舟中有述,还呈李司马 - 译文版
推荐诗词
华亭吴江道中偶作十绝 其七
烟暝重湖日欲明,轻篷遥递浦前声。良鱼好入深渊去,不为鸣榔取次惊。
游南薰亭
桂林名胜地,台观迹多陈。空馀南薰亭,屹立漓水濆。使君喜登临,从游有嘉宾。拂石坐紫苔,援琴鼓南薰。神畅情所感,理契意爰臻。忽兹纵遐瞩,跻攀极嶙峋。下瞰皇泽湾,流水碧沄沄。石洞深窈窕,清虚绝垢氛。昔贤有遗刻,半杂苔藓纹。江山宛如故,韶音谁复闻。登临稍毕景,感慨怀古人。早晚听履声,行当近星辰。
花园即事呈常
烟煖池塘柳覆台,百花园里看花来。烧衣焰席三千树,破鼻醒愁一万杯。不肯为歌随拍落,却因令舞带香回。山公仰尔延宾客,好傍春风次第开。
玉乳泉五首 其三
秋气澄石泉,净呈太古镜。不为整衣冠,堪因悦心性。
甲寅八月约大田胡同登钓台次旧韵 其二
扫却苍苔坐满矶,青山绿水送清奇。且同白酒盈樽饮,莫惹红尘两目迷。笑舞婆娑歌洞口,酌归酩酊过湖西。夕阳牧笛声嘹亮,惊起寒鸦古木啼。
季夏游西山忆旧
寻芳踏绿野,万紫迷深溪。地远峰头阔,山高水势低。飞花疑旧梦,烟柳促新题。沙暖鸳鸯睡,萋萋草满堤。
吴待问之蒙城簿
西来赴调合关繻,黄绶风尘厌九衢。祖席且同开口笑,公庭未免折腰趋。长安车马偏欺客,鲁国衣冠肯戏儒。共忆故园归计晚,旧游烟树隔重湖。
偈颂七十一首
这些业种自何来,虽不同门共一家。连累山僧至今日,一重枷上又添枷。